——来自高教研究界的最强音
潘懋元、朱乐平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文章
去年,潘懋元教授应邀参加我校三十周年校庆典礼
【编前语】4月1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署名文章《以创新文化养人 以创业实践育才》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发表。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特别以泉州理工学院“依托校园文化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例,阐述了“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积极营造创新文化,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式育人效果,构建创业课程、搭建创业平台、明确服务地方策略,紧密结合创业理论与实践,达到“即学即用”的育才目的。”
为此,学校网站全文摘录此文,以供师生们学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凸显高等教育的应然价值、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解读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毫无疑问,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双热点。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对国家战略制定、高校创新式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都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还没有为学界所公认,仍然是一个处在讨论中的新概念。
作为教育领域的全新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引领性价值观。世界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就呼吁,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求职者的角色走向社会,还应该争取成为一名创造者,引领行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加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了系列的课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产生的结果。后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坚持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协调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否顺利解决系列矛盾和问题是高等教育证明其合法性的关键。从微观层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在推进人才培养理念、模式等方面改革的途径之一,其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必然集中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抓手,创新创业教育革新了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回归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契合了《高等教育法》(修订)的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也并不以培养企业家为导向,而是一种传播理论知识为辅、营造文化氛围为主的综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实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场域,或者说是不同文化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具体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体系与社会生活体系、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实践学习、高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意识等。从场域的形成条件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搭建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了基本条件,开展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团队合作与交流的经历培育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了大学生的人格。
在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之时,准确地把握其本质和内涵是理论和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发明创造日新月异,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呼唤创新创业型人才,助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看,现代商品社会、信息高科技扰乱了传统文明的发展节奏,功利主义、快餐文化、山寨文化等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形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激发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外优秀文化的甄选和吸收。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创新创业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是普通人的妄想,而是受教育个人改变命运、追求卓越的一种方式。由此,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学生、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根本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造与创业精神。
依托校园文化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在调研中发现,以办学定位为指导、以校园环境为载体、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积极营造创新文化,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式育人效果,构建创业课程、搭建创业平台、明确服务地方策略,紧密结合创业理论与实践,达到“即学即用”的育才目的。
1.
营造创新文化,力求“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既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又是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以学校的发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首先,以办学定位引领学校创新的方向。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院校的状况是“基础差、底子薄、资源少、矛盾多”,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状况、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确立了“产业伙伴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伙”代表的是合作、交流;“伴”指的是共同进步、发展。正是这种创新式的发展思路和独特的办学定位逐步引导学校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或者说“求变”思维贯穿到学校的发展理念中。
其次,以校园环境搭建学校创新的载体。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育不仅仅需要一定的精神环境,同样需要特定的物质环境。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在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与完善校园功能设施的同时,十分重视并努力实践“生态和谐、绿色循环”的理念,创新校园建设,打造“绿色区域”“绿色建筑”“绿色消费”与“绿色技术”融为一体的生态校园园区,特别是建筑废渣、生活污水、地沟油等处理技术的应用,让校园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全面清洁校园水源从蓝图变成了现实,以实践推动创新,把“环境育人”的理念融入到校园建设中,让每一扇墙壁、每一处景致都成为能传情、能说话的“活教材”。
最后,以科学研究贯穿学校创新的过程。由于资源配置以及政策引导等原因,科学研究成为研究型高校的“专利”。然而,以科学研究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理应成为每所院校的共识。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获得了多项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国家专利技术均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如“非承重墙体机器成型方法”“新型绿化墙体”“新型循环水箱”“制造混凝土墙的模板”等,根据学校建设的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以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学校创新的全过程,以事实改变人们对于民办高校科研能力差的偏见。
2.
注重创业实践,贯彻“知行合一”育才方式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全力打造“创业者的摇篮”,培养具有“晋江模式”基因和泉州理工特质的“创业型”人才,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围绕学校“创业者的摇篮”育才定位,为地方产业输送“去得了、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复合型人才。
一是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补充创业知识,了解企业创办、管理和运营的基本技能,更符合现阶段学生认知和社会需求。为此,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其一,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通识教育改革委员会,学校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其二,制定“共识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教务处牵头,统筹公共基础课与公共选修课,打通两类课程;由学生处和团委牵头,开展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通过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服务学习)、情满校园主人周、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隐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由就业处牵头,开展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研究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分阶段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就业创业准备等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并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活动。
二是深化创新创业改革,打造创业者的摇篮。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立足地方发展的需求、精心打造创业者的摇篮,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第一,形成“1-2-3-4”创业培育模式。传承“敢为人先、爱拼敢赢”,激发一个创业梦想;创新工作载体,建设创业培训、创业孵化两个服务平台;凝聚创业能量,打造校内教师、创业校友、校外导师三支导师团队;遵循创业规律,圆梦普及教育、系统培训、创业孵化、创业运营四个创业阶段。第二,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围绕“建设一个专业群,引进或培育一个以上知名企业,服务区域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积极探索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构建多元创业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及闽台合作资源优势,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台湾高校与晋江市三方共建“海峡两岸创意创新创业学院”;充分利用全国互联网+、创青春、职业挑战杯等大学生创业大赛载体,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搭建省、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与孵化基地以及对接创业园。
深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之发展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生根源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价值内涵。相比于国外比较成熟的理念、体系和发展模式,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百折不挠,而不是一曝十寒
如何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两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转变思想观念,充分理解并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实行制度建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制度化的保障,强化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鞭辟入里,而不是浅尝辄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开展的效果如何。上个世纪90年代,创业教育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2010年教育部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直到现在,诸多学者仍在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因为只有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皆出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倾向论”“整体论”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片面地、表面地认识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能够揭示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落脚于人的培养。具体来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联动,而不是单枪匹马
推进并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项目和活动并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完成,因为它是一项涉及多方面主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氛围、社会文化的建立,政府政策和导向的改变等各个方面。因此,各个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沟通以及合作,共同形成一种合力,尝试突破现有的教育培养制度与框架,探索能够适应我国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其一,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支持的力度,加大财政拨款和政策倾斜;其二,学校需要积极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实施模式,提升人才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三,应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机会,服务学生的创新创业。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