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7 月的“三下乡”活动中,我和同学们前往安溪县长坑乡三村村进行社会实践。安溪有茶都之美誉,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是茶树赖以生存的条件。坐在车上大开车窗,迎面吹来的是带着茶香的轻风,深呼吸时似乎在品茶。风吹过遍山的茶园,宛如绿海上掠过了阵阵涟漪。山脚下就是茶农的村庄。村庄很简陋,没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灯火繁华,但有最辛劳的人们,最善良的人们。

傍晚的时候,我们的队伍终于到了目的地,只见四周高高低低的山上错落种满了茶树。山间不时出现着茶农挑肥上山的身影,那双脚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移动着,还有那被重担所压弯的背,被烈日暴晒过的皮肤,久久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出乎意料的平静,同学们被眼前的景象感动了,懵懵的坐在车厢里,想不到大山深处的人们生活是如此的清苦。

晚上我们都住在山村的小学里,清凉的晚风伴着徐徐的虫鸣在耳边萦绕着,我们体会到了“蝉鸣林欲静,鸟鸣山更幽”这优美的诗句所含的意境。举头望明月,低头久久地沉浸在思考之中,思考着这一路所遇到的情景,也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一天下午闲谈之余,我和一位茶农认识了,谈到了有空到他家学制茶的事。想着制茶是件很好玩的事,我就整夜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一天午后,我来到了茶农家,碰巧他在制大乌茶。谁能知道一泡茶包含多少汗水呢?听他讲述了制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我才深深体会到茶农的艰辛,世人能品出茶的甘甜却不知这甘甜的背后蕴藏的千辛万苦。

制茶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共需五大步骤:先是摘茶(茶叶),其次是摇青(摇茶叶)发酵,再次是刹青(炒茶),接着把茶叶加工成颗粒,最后是烤茶直到茶叶烘干为止。

今天茶农沿用祖辈的制茶工艺,采茶叶最古老的方式是用手工,现今都是利用工具来采茶,有的用镰刀,有的用采茶机。由于采茶机的成本高,大多数茶农还是借助镰刀来采茶,虽然这种方法效率不高,但所采茶叶的质量却很好,高等茶都是用这种方法来采摘的。

摇青和发酵是同步的,刚摘下来的茶叶,一离开茶树就开始进行发酵,摇青就是为了帮助发酵,摇青和发酵所需时间占制茶全过程时间的四分之三。茶叶在摇青和发酵过程中常常要借助抽湿机和空调,空调在此的作用不是为茶农制茶提供凉爽的环境,而是保持最佳气温使茶叶发酵充分,惟有合适的气温存在,茶叶发酵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而抽湿机的作用是帮助茶叶脱水,水分太多不利于发酵。

刹青(炒茶)需要注意的是,在茶叶放入滚筒(柴火灶)时,要将滚筒加热至一定的温度,且要注意柴火的燃烧情况。这一过程会发散发出茶香,若是路过茶农家这种茶香就显的明显,而靠近滚筒时这种茶香由于过浓而会出现异味------像煮地瓜叶的味道,该步骤需要足够的经验。

把茶叶加工成颗粒状需要借助速包机、平板机、摇散机。唯有这三样机器互相协调,搭配才能将茶叶加工成具有美观度的颗粒状茶叶。颗粒状的茶叶还要进一步加工,把它烘干然后贮存,烘干的程度茶农都有自己的一套验证方法,唯有符合要求了才能将茶叶储存,否则茶叶会容易变淡。[NextPage]

这几天“三下乡”我不仅向茶农了解了制茶过程,还了解了好茶的制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茶采的要鲜叶,最好是两三年茶龄的茶树产的,且它是生长在高山上。其次,制茶时天气要好,最好季节是秋天,因为秋天气温在1822摄氏度左右,这种气温最适合茶叶发酵,当茶叶在发酵时最好是刮北风,因为这样有利于茶自然失水。再次,茶树应该生长在富含沙地、石、水分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后与茶农制茶的技术也有关。只有具备这几方面的条件,制成好茶的几率才会高。

当我熟悉了制茶的基本功时,似乎意识着我们安溪行要告一段落了,告别本身是一种遗憾的感情,幸亏还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着我们,希望将来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看到的是一个已脱贫的村庄。

这次“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亲近农民兄弟的机会,他们是大自然的园丁、是养活全世界人的“孺子牛”,他们无怨无悔,辛勤的劳作,不奢望什么,只愿世界更好。这一经历让我更懂得珍惜,珍惜我们彼此间的友情。这友情不是一泡茶越冲越淡,而是一杯酒,越陈越香。